车轮跨三地 同心粤港澳

十五运会公路自行车女子个人计时赛,海南队张好表现强势,将金牌收入囊中。

十五运会自行车(公路)比赛男子个人赛,运动员们骑行在港珠澳大桥上。

展开全文
十五运会自行车(公路)比赛女子个人赛热闹非凡,不少市民游客前来为运动员们加油助威。

十五运会自行车(公路)比赛男子个人赛经过5个多小时角逐,山东队刘志城率先撞线。
11月9日,中国香港队选手李思颖在女子个人赛上摘金,为十五运会公路自行车赛画上圆满的句号。回顾比赛中的感受,她表示,虽然赛道没有经过香港,但在部分路段能看到通往香港的方向,让她有一种在“家门口”的亲切感。
而在前一天举办的男子个人赛上,山东队选手刘志城骑行飞驰过231.8公里的超长赛道并率先冲线,夺得金牌。在5个多小时的行程中,珠海的浪漫海岸,澳门的都市繁华,香港大屿山的青葱翠绿,再到横琴的一路繁花,串起一片大湾区欣欣向荣的独特风光。
当公路自行车队来回穿梭于港珠澳大桥,跨境过程却无需一刻停留,粤港澳大湾区的“硬联通”和“软联通”有了最为生动的诠释。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张紫微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钱文攀 关铭荣 张由琼
珠海展现“活力之城”魅力
在最受瞩目的男子个人赛上,231.8公里的赛道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大湾区长卷,让运动员在竞技中穿行于“一边是都市天际线,一边是碧波万顷”的独特景致中。
其中,珠海段达117.7公里,串联起珠海渔女、日月贝、情侣路等标志性景点,成为展示城市风貌的“黄金走廊”。
跟随着选手们飞驰的身影,人们看到11月的珠海仍满眼苍翠,路边的三角梅艳丽绽放,珠海大剧院如洁白贝壳静卧海面,港珠澳大桥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气势如虹,这些标志性的景观共同构成了赛事最动人的背景板,印证了珠海“出门即绿道、转角入公园”的生态优势。
运动员穿行其间,将骑行从竞技升级为沉浸式风景体验,通过镜头的转播,许多人对珠海“浪漫之城”“宜居之城”的印象更加鲜活。
赛道内外,人文温度让珠海更具感染力。
城市中心路段的赛事中,珠海市民沿街助威、香港观众激情呐喊、澳门街坊驻足喝彩,不同口音交织成“大湾区一家亲”的温暖和声。香港队李思颖感受到“家门口”的亲切感,澳门选手甘展博则找到了“既熟悉又新鲜”的归属感。
“无论走到哪个区域,都能看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来自云南队的参赛选手称赞:“他们耐心解答、主动帮助,让人倍感温暖。”3天比赛中,298名志愿者,分布在53个不同岗位,承担起赛事场地指引、证件查验、兴奋剂检查陪护、前置查验检录、后勤保障、酒店住宿接待等多样化工作,给赛事增添了便利和温度。广东队选手魏晓晴也为工作人员“有求必应”的服务态度点赞。
从沿街观众的呐喊助威到志愿者的细致陪护,珠海用最朴素的真诚搭建起人心相通的“情感纽带”,让参赛健儿感受到城市的包容与热忱,更传递出“大湾区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协同办赛蹚出湾区融合新路径
“很顺利就通过了,和平时比赛一样。”激烈的男子个人赛后,当被记者问及比赛中的通关体验时,天津队选手薛明表示自己“都不知道哪里需要通关”。
这是很多参赛选手共同的感受。“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这场跨境自行车赛的流畅体验背后,是一套基于技术赋能与制度创新的智慧通关体系。当佩戴着RFID手环的运动员以40多公里时速穿过珠海、澳门、香港的关口,其身份信息已经以毫秒级的速度上传到后台。
“无感通关”之外,三地牌照的救护车随时待命,三地气象数据实时共享,三地无人机航拍“各飞一段、无缝衔接”……每个细节都映射出粤港澳三地深度协同的成果:香港以国际化经验担当“战术顾问”,澳门以多元文化提供“暖心补给”,珠海则展现出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与全城参与的热忱。
从6400余平方米沥青路面修复、3600余米交通护栏翻新,到7座垃圾转运站、229名环卫工人的全天候保障,珠海以“绣花功夫”做好赛事筹备。1600余名城市志愿者、172个志愿服务站点构建起全覆盖服务网络,5个“文化加油站”注入人文气息,让参赛健儿感受到细致入微的关怀,彰显了这座城市承办大型赛事的硬实力。
更为深远的是,以此次赛事为起点,珠海还将拓展“体育+文旅”“体育+会展”“体育+科技”等新业态,让体育成为催化湾区要素高效流动、产业互动、民心相通的强劲催化剂。这场赛事汇聚的协同创新经验,正为三地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描绘出清晰路径。
“通过联合举办跨境赛事模式,粤港澳三地在机制、技术、物资、信息等环节无障碍衔接。无论对于这次跨境比赛,还是未来推动人文湾区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也为今后再举办类似活动和跨湾区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珠海赛区执委会副秘书长、执委会竞赛部部长、自行车(公路)竞委会副主任闵云童表示。
正如女子个人赛冠军李思颖所说,这几天举行的项目虽然是个人赛,却比许多团队项目更考验团队精神。有人开路,有人防守,有人保障,所有人团结一心才有了冲刺者决胜的一瞬间。这种角色分工与配合,恰如大湾区各城市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协同共赢的理想图景。
这场赛事的胜利,不仅是体育的胜利,更是协同创新的胜利。在创新互动机制常态化运作下,“大湾区超级车队”正以愈发默契的节奏、愈发坚定的姿态,冲破边界、汇聚合力、驰向远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