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远梅:印巴局势已超越克什米尔争端,上升为“婆罗多帝国”领土之争

Connor 欧意交易平台app 2025-05-06 8 0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姚远梅】

近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旅游胜地帕哈尔加姆(Pahalgam)发生枪击案,造成几十人伤亡。由此引发印巴局势骤然恶化,举世瞩目,众说纷纭。印巴局势走向如何?对中国有哪些影响?会爆发全面战争吗?

解铃还须系铃人,针对帕哈尔加姆枪击案引发的印巴紧张局势,本文将系统梳理一些客观事实,上述问题的答案,不言自明。

帕哈尔加姆枪击案“恐袭”证据成谜

2025年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旅游胜地——帕哈尔加姆突然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案,造成26人丧生,20多人受伤。目击者称,几名枪手有计划近距离向游客开火,主要针对男性。

姚远梅:印巴局势已超越克什米尔争端,上升为“婆罗多帝国”领土之争

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当地加强警戒。图自央视新闻

自2019年印度单边终止印宪法370和35A条款,借以废除查谟—克什米尔土邦的“特殊地位”以来,印度中央政府直接管控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加上印政府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治安很严。光天化日之下,这几名枪手真枪实弹,如何躲过当地治安法眼,令人存疑。

案发后,印度警方第一时间将其定性为“恐袭”。随之,《印度时报》、《印度快报》、《印度教徒报》、《今日印度》、Wion电视台等印度媒体普遍报道:“恐怖”组织“查谟-克什米尔抵抗阵线”(The Resistance Front J&K)认领了此案,因为其对印度政府的克什米尔政策(指2019年终止印宪法370条款废除克什米尔“特殊地位”)导致大量印度人进入克什米尔改变了当地人口构成表示不满。

与之对应,印度媒体又连篇累牍地报道了“查谟-克什米尔抵抗阵线”及其成员、“查谟-克什米尔抵抗阵线”与“虔诚军”的关系、“虔诚军”与巴基斯坦的关系等。由此一个被印方誉为“恐怖”组织的“查谟—克什米尔抵抗阵线”,一夜之间天下皆知。

莫迪总理得知此事,缩短在沙特阿拉伯的访问行程,加紧赶回国内。4月23日晚,莫迪总理主持内阁安全委员会会议讨论此事。次日,印度政府以这次“恐袭”是巴基斯坦跨境支恐的结果为由,宣布对巴基斯坦实行严厉反制措施,包括暂停《印度河河水协议》、关闭边境口岸、驱离巴方人员、减少巴基斯坦驻印外交官等。同日,巴基斯坦宣布对印度的对等反制措施。由此引发印巴局势骤然紧张。

展开全文

然而就在外界相信印方说法之时,事情发展陡然转向。4月25日,“查谟—克什米尔抵抗阵线”在电报(Telegram)社交平台的账号公开宣布,其与帕哈尔加姆枪击案无关,之所以发生印方所说的其认领此案之事,是印度操控的结果。

“查谟—克什米尔抵抗阵线”还进一步指出,印方已多次这么做,如2000年杀死35名锡克人事件、2001年印度议会大厦袭击事件,以及最近的2019年印度大选前夕发生的普尔瓦玛袭击案事件,当时印度指责巴基斯坦幕后策划这次“恐袭”,但印前政府官员马利克(Salya Malik,2019年任查谟—克什米尔邦邦长)却揭示印方错误及政治掩藏。

4月26日,巴总理夏巴兹也表示巴方与此次枪击案无关,巴方愿意就此参与第三方的“中立、透明、可信”的调查。

姚远梅:印巴局势已超越克什米尔争端,上升为“婆罗多帝国”领土之争

4月25日“查谟—克什米尔抵抗阵线”所发布的声明

一方面,“查谟—克什米尔抵抗阵线”与巴政府公开否认印方指控,另一方面,印方指控巴跨境支恐导致这场“恐袭案”发生,这相互矛盾的立场,着实令外界感到一头雾水。为此,印、巴舆论战也从南亚打到国际上,如在伦敦,印巴支持者相互跑到彼此驻英国使馆前抗议示威。

同时,印巴军队接连几日发生边境冲突。4月28日,巴基斯坦信息部长阿塔乌拉·塔拉尔(Attaullah Tarar)表示:巴方掌握可靠情报显示,印度可能会在未来24至36小时内发动军事打击。印巴战争,仿佛一触即发。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4月30日20时26分,“查谟—克什米尔抵抗阵线”再次通过其电报社交平台的账户,公布一份印度情报机构——研究分析局(Research and Analysis Wing, R&AW)的“绝密文件”。

文件形成时间2025年4月16日,文件参考编码R&AW/JK/VX-7F3D/25-A,文件处理代码SAD-CB-K,文件密级绝密级(TOP SECRET),文件编号CO64607720210101910。文件内容长达9页,分为7个部分,分别是:“战略目标评估”、“十二军行动与叛乱动员”(指鼓励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俾路支解放军”(BLA)等反巴政府的势力反叛闹独立)、“侵入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细节”、“地缘政治框架”、“心理战操作”、“行动危险与管理”、“最终执行授权协议”。

这份文件把印度研究分析局涉嫌精心策划帕哈尔加姆枪击案并嫁祸给巴基斯坦,借此对巴基斯坦进行内外分化瓦解的详细内容公布于众,如战略目的、行动时间、行动地点、如何操作、如何宣传等。

具体细节包括:

(1)通过多方伪造证据,如利用AI生成虚假证人证词、模糊视频等,并要求印媒(如《印度快报》等)在袭击后36小时公开释放证据,以嫁祸给巴基斯坦及其情报机构“三军情报局”(ISI)。

(2)适当制造印巴边境紧张,且控制行动范围不超过控制线(LoC)1.2公里,由此吸引巴方将部署在俾路支省的兵力转向东部边境,且避免触发国际仲裁,由此为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涉恐武装分离势力——“俾路支解放武装”和“俾路支民族主义军”(BNA)提供行动机会,助其在巴俾路支省制造代号“T-48”的行动。

(3)此行动实施窗口最好在美国副总统万斯访问印度期间,在印控克什米尔谷地制造高伤亡、高能见度的袭击,借以引导舆论将袭击与“伊斯兰阴谋”关联,获取国际社会同情与支持……行动最终目的是促使巴基斯坦陷入内外双重危机……若该计划败露还将启动备用计划……

姚远梅:印巴局势已超越克什米尔争端,上升为“婆罗多帝国”领土之争

4月30日“查谟—克什米尔抵抗阵线”发布的印度“绝密文件”

这份绝密文件内容如此火爆,一经网上发布,立即引爆国际舆论,巴基斯坦多家媒体,如《黎明报》等反复播报,指出印度居心叵测,明明是印方涉嫌自导自演其所说的“帕哈尔加姆恐袭案”,却要嫁祸于巴方,企图以此为由侵入巴基斯坦与分裂巴基斯坦,即巴方所说的“帕哈尔加姆假旗行动”(False Flag Operation in Pahalgam)。

截至目前,印度政府尚未就此文件予以澄清、否认或发表声明。同时,除了此前印度媒体所报道的那些描述巴方跨境支恐外,印度政府没有提供其他更为扎实的关于巴方策划该枪击案的证据。《纽约时报》亦指出,印度指责巴基斯坦策划这起“恐袭”尚缺乏可靠证据。

姚远梅:印巴局势已超越克什米尔争端,上升为“婆罗多帝国”领土之争

“查谟—克什米尔抵抗阵线”发布的印方“绝密文件”内部内容

综上所述,帕哈尔加姆枪击案是否是印方所说的“恐袭案”,证据成谜。按照印方说法,它是巴基斯坦跨境支恐酿制的“恐袭案”,但印方无法提供关键可靠证据。按照“查谟—克什米尔抵抗阵线”提供的“绝密文件”证据,印度涉嫌自导自演这起“恐袭案”且嫁祸于巴基斯坦,借以联合“俾路支解放军”等巴基斯坦内部分离势力,进而内外两方面削弱肢解巴基斯坦,犹如印度精心安排的一个“局”,并且印度至今没有否认与澄清。

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令帕哈尔加姆枪击案是否“恐袭”成谜,进而促使印巴局势扑朔迷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