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卖出300万锅!又一地方特色美食冲向全国

Connor 欧意官网 2025-07-16 3 0

“鲜”风正盛,潮汕砂锅粥有望加快迈向全国市场。

一年卖出300万锅!又一地方特色美食冲向全国

鲜切牛肉火锅、鲜货烧烤、鲜切鸡煲……近年来,“鲜”成为餐饮界的一大趋势。

一批头部连锁品牌也纷纷押宝这一概念。

例如,太二酸菜鱼升级门店,主打“鲜活”概念,并推出了三大鲜活招牌菜;海底捞推出了“鲜切鸡煲”“脆鲩鱼鲜切主题店”等主打新鲜食材的门店。

在这股“鲜食”浪潮中,有一道源自潮汕的传统美食却始终低调——潮汕砂锅粥。它讲究食材新鲜、工艺精细、口感丰富,本应是“鲜文化”的代表,却长期被视为跑不到全国市场的小众品类。

然而,这一认知正在逐渐被打破。红餐网观察到,潮汕砂锅粥头部品牌,已低调在全国开出超100家门店;这个客单价约60余元、主打正餐的品牌,已经把门店扩张至广东、山西、浙江、北京、长沙、成都等10多个省、30多座城市。

一年卖出300万锅!又一地方特色美食冲向全国

在新鲜、健康饮食的消费风潮和头部品牌的推动下,潮汕砂锅粥有望加速走向全国。

展开全文

有品牌一年卖出300万锅粥,潮汕砂锅粥火了?

我国食粥的历史源远流长,随着粥的制作方式和风味不断发展,不同地区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粥品。

例如,在华南一带,有皮蛋瘦肉粥、潮汕砂锅粥、艇仔粥以及状元及第粥;在华北地区,有小米南瓜粥、腊八粥等经典品种;而在西北地区,则有黄米羊肉粥、灰豆子粥等。

2024年砂锅菜火爆出圈,经典的粤式砂锅粥、潮汕砂锅粥也跟着火热起来。截至2025年7月14日,抖音上,#潮汕砂锅粥话题播放量超过了11亿次;小红书上,#潮汕砂锅粥话题浏览量也超过了7600万。

一年卖出300万锅!又一地方特色美食冲向全国

潮汕砂锅粥能够在众多传统粥品中脱颖而出,得益于其独特的品类特色以及丰富的味觉体验。

首先,“鲜”是潮汕砂锅粥的灵魂,契合当下消费者对“鲜食”的追求。

潮汕人“靠海吃海”,天生讲究食材的新鲜。潮汕砂锅粥,正是这种“鲜文化”的代表。它以当天现熬高汤为底,搭配鲜活海鲜,用武火煮沸、文火慢煨,直至米粒分明,汤汁浓郁,入口鲜甜。这道看似简单的粥品,实则对食材讲究至极。

五仁餐饮董事长、如轩海鲜砂锅粥创始人罗龙明告诉红餐网,其聚焦潮汕砂锅粥这一品类,正是看中了其新鲜、养生属性。随着现代人对饮食健康愈发重视,这种以清淡、营养、易消化为特点的传统粥品,也被越来越多年轻人所看见。

其次,砂锅粥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做到“万物皆可入粥”。

传统的潮汕砂锅粥多以海鲜为主料,而如今,随着创新与演变,市面上常见的几乎食材都能成为砂锅粥的一部分。

以如轩品牌为例,目前推出了10余款砂锅粥产品,涵盖多种风味与营养搭配,包括:招牌膏蟹鲜虾粥、淮山元贝烧骨粥、潮汕鲜虾粥、花蟹鲜虾粥、高粱糙米虾蟹粥、珍品甲鱼粥等。

一年卖出300万锅!又一地方特色美食冲向全国

这些产品在保留传统砂锅粥鲜美本味的基础上,通过食材的多样化组合,不仅丰富了口感与营养价值,也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对粥品多元化、个性化和健康化的需求。

据了解,如轩一年就卖出超300万锅砂锅粥。

将高度依赖人工的粥品带到全国,核心秘诀是什么?

潮汕砂锅粥因对食材品质和烹饪技巧的高度依赖,在人们的传统印象里,它更适合以单店经营形式存在,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挑战较大。

然而,如轩却打破了这一固有认知。早在2007年,如轩就将地道的潮汕砂锅粥带出了广东,逐步向全国扩张。

它是如何突破地域限制,实现连锁化经营的?

首先,将传统工艺进行拆解,让味道“可复制” 。

潮汕有句俗语:“煮粥没有巧,三十六下搅”。通俗理解为,生米洗净下锅,清水需一次性加入,中途加水会导致米水分离,在旺火煮沸后,需不断搅拌,直到米粒“爆腰开花”,方可熄火利用余热继续熬煮,直至米粒与米浆完全分离、米粒下沉、米浆上浮,一碗合格的潮汕粥糜才算完成。

一年卖出300万锅!又一地方特色美食冲向全国

然而,这种依赖经验与手感的传统方式,也为产品的标准化、出品的稳定性带来了挑战。

为解决上述问题,早在2005年,如轩便对传统的潮汕砂锅粥熬煮工艺进行了系统性拆解,将其细化为米、水、汤、火等多个关键环节,并将原本依赖师傅“手感”和“经验”的操作,转化为一套可执行、可复制的标准流程,从而确保这道传统美食的品质稳定如一。

例如,在原料选择上,采用东北越光有机大米,口感更佳更丰富;煮粥用水则为经过四层过滤的弱碱质水,不仅强化了食安保障,还提升了粥汤的粘稠度;高汤由新鲜蔬果、土鸡、筒骨及18种养生食材每日慢炖8小时而成,赋予粥体醇厚鲜香的基础。

火候控制则采用“三分武火煲开,七分文火煲透”的原则,搅拌的频次、力度与方向也统一规范,确保每一锅粥的口感和火候都能保持一致。

这一系统化的工艺优化,完整保留了潮汕粥糜细腻绵滑、层次分明的传统风味,让其制作过程摆脱了对个人经验的高度依赖。

其次,砂锅粥搭配地方特色美食,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传统意义上,粥类产品多用于早餐场景,消费时段较为局限。然而,如轩打破这一边界,将砂锅粥作为核心产品并融合地方特色菜品、小吃,打造“全天候+全场景”的用餐体验。

从产品结构看,其以砂锅粥为核心,搭配了潮粤点心、啫啫煲、潮汕小吃等系列。今年4月,品牌进一步增加了烧腊品类,不仅提升了菜品的多样性,也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对口味以及不同用餐形式的需求,包括商务社交、家庭用餐、年轻消费者聚会等。

一年卖出300万锅!又一地方特色美食冲向全国

随着产品体系的不断完善,如轩仍在不断拓展其用餐场景的覆盖范围,通过产品组合与门店设计的巧妙结合,实现了从早午茶到正餐、从轻饮食到聚会宴请的全面覆盖。

例如,在一些位于交通枢纽(如高铁站、机场)附近的门店,品牌采用了24小时经营模式,以更好地服务差旅人群;而在商业区或社区周边的门店,则更注重营造舒适、温馨的用餐氛围,满足日常简餐和朋友小聚等多元化需求。

第三,完善的供应链布局,助力门店稳步扩展。

早在2005年,如轩便着手搭建中央厨房体系,探索从源头到餐桌的全链条管理模式,为品牌后续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提供保障。

2009年以来,如轩先后成立了五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佛山日宥农副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佛山餐享家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并在佛山建立面积超5万平方米的工厂。据了解,该工厂集研发、采购、生产、配送和储存功能于一体,大幅提升了运营效率和产品的一致性。

据透露,目前除了海鲜、肉品、时蔬等食材在本地采购外,调味品、干货、点心等,均由佛山工厂冷链运输至全国各地,保障了食材品质的稳定性与食品安全的可控性。

一年卖出300万锅!又一地方特色美食冲向全国

值得一提的是,如轩还凭借强大的供应链实力,向行业开放定制化配套服务。比如,通过提供新产品研发支持、口味定制、SOP流程标准化等解决方案,帮助门店建立整套产品体系;再如,对现有产品进行成本优化,将依赖人工制作的餐品转化为工业标准化生产,通过匹配更高性价比的原材料,帮助餐饮门店降低运营成本。

粥品市场破500亿在即,如轩如何抢占先机?

红餐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粥品市场规模达483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500亿元。整体来看,粥品市场仍处于稳步增长阶段。

然而,当下餐饮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在中式正餐赛道中,品牌要想脱颖而出,必须不断寻求创新与突破。

如轩作为深耕粥品领域多年的老牌企业,始终紧跟时代趋势,对商业模型进行持续迭代。

通过持续的品牌迭代来保持竞争力。

在过去25年间,如轩经历了6次重大的品牌升级,每一次迭代都是对商业模式的进一步优化,目的在于增强品牌的抗风险能力,并逐步构建起坚固的品牌护城河。

以最新升级的6.0版本为例,如轩在后厨设备、顾客体验以及视觉识别(VI)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从细节中提升品牌质感与服务效率。

一年卖出300万锅!又一地方特色美食冲向全国

同时,在后厨的布局与设备配置上,如轩引入了更多智能化设备,使得原本需要80平米的厨房空间,压缩至目前的40多平米。空间利用率的提升,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也显著提高了出餐效率。

此外,新模型还将海鲜池从后厨移至前厅、引入明档厨房的设计,消费者可以亲眼看到鲜活的海鲜和烹饪的过程,增强了提升消费者对新鲜和价值感的感知。

据观察,随着门店形象与消费场景的升级,如轩的客群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过去以家庭客群为主,而如今,年轻消费者的比例显著上升,成为门店的主力消费群体。

除了门店形象和服务的升级,如轩还积极布局多元化业务,提升单一粥品的价值空间。

2020年,如轩进军粥品新零售领域,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如今,其零售产品已覆盖全国多个城市,并远销欧洲、东南亚等海外地区。

此外,外卖业务也成为如轩收入的重要支柱,营收占比从2020年的百分之十几跃升至目前近35%。

不仅如此,面对消费者日趋谨慎的消费趋势,如轩也在积极探索更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

今年上半年,如轩与印尼供应链企业洽淡合作,致力于打通国际采购渠道。据测算,该举措有望降低海鲜成本约20%,提升产品的性价比。

在市场布局方面,如轩采用“城市合伙人”模式进行品牌扩张。与传统加盟模式不同,如轩通过与合伙人合资设立分公司的方式实现深度绑定。

门店的日常运营由城市总经理负责,总部则提供包括产品规划、研发、培训、人事与财务管理、标准化配送及营销支持在内的全方位赋能,确保门店运营的标准化与品牌一致性。

在扩张节奏上,如轩保持谨慎态度,对合伙人进行严格筛选,例如要求合伙人必须具备门店运营管理经验,并亲自参与门店经营,避免“甩手掌柜”现象,确保门店存活率与运营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如轩的加盟商体系中,有多位陪伴品牌十几年的合作伙伴,已在当地成功开出多家门店,成为品牌区域拓展的重要力量。

结 语

餐饮行业进入拐点,传统的玩法越来越难奏效。低价内卷、盲目扩张,只会让品牌陷入疲态,消耗价值。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意识到: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必须换思路、换打法。

红餐智库专家孙玉麟教授曾说:“真正能穿越周期的企业,不是靠几次奇迹式的突破,而是每一次‘做成事’之后,都能完成一次自我进化。”

这句话放在如轩身上再合适不过。它也不跟风玩概念,而是持续打磨产品、优化模型、夯实供应链。这种“向内求”的长期主义思维,让它在一次次市场波动中稳住阵脚,稳步前行。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周沫;编辑:王秀清。封面图及配图由如轩海鲜砂锅粥提供,红餐网经授权使用。

评论